红豆

红小豆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喜马拉雅山一带,是我国北方主要杂粮品种之一。红小豆的营养非常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钙、铁和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多种主食和副食的主蛋白原料,经济价值很高,适口性又好,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
价      格:

6.60

商品编号:

TP0000085 收藏

商品评分:

 (共 0 条评论)

运      费:

0.00

联系商家:

      进入商家店铺

服      务:

中国生态网提供售后服务

购买数量:
送      货: 由中国生态网从 全国最近点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如有问题咨询在线客服~!
上午08:30前完成下单下午送达,下午下单隔日第二天送达.

1 选择品种与种子处理 
  选择种植优良品种是获得红小豆高产的基础和关键,应选用籽粒较大,早熟高产,粒色鲜艳,皮薄、出沙较高的品种。一般可选择种植大红袍、宝青红、英国红、南京红等,这几个品种光泽度好,品质佳,产量高,抗病性强。将种子进行人工精选,去除杂质和坏粒等使种子达到精量点播的标准,播种前选择晴朗的天气晒种2~3 d,晒种后在播种前采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选用士林神拌种王,药种比例为1∶50~60,阴干后播种。 
  2 选地整地与合理施肥 
  红小豆属豆科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宜。红小豆不耐涝,较耐瘠薄。应选择前茬种植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地块,避免与豆科作物重茬,因重茬可使病害加重,杂草丛生,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减少,降低红小豆产量和品质。选地时需要掌握必须选择在上年没有使用过阿特拉津、豆磺隆、广灭灵、普施特等长效农药的地块,以免产生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红小豆拱土能力较弱,要精细整地,整平耙碎,早春顶浆打垄,及时镇压,保持土壤墒情。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入精制有机肥100~150 kg、磷酸二铵150 kg、硫酸钾50 kg可根据土壤肥力和实际生产情况增减肥料用量,采取底肥一次施足,满足整个生育期的营养需要。为了防治根线虫病、蝼蛄等地下害虫和鼠害,每公顷可用5 %特丁硫磷颗粒剂或3 %辛硫磷颗粒剂10 kg与所应用肥料搅拌均匀后施入土壤。 
  3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红小豆是喜温作物,发芽的最低温度为8 ℃,适合发芽温度为14 ℃~18 ℃,因此播种不能过早,田间播种地温应稳定在15℃以上,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垄作栽培,垄距65 cm、株距10~15 cm.播种量45~60 kg/公顷,垄上条播,播深3~4 cm, 播后及时镇压。 
  4 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及中耕 苗出齐后及时间苗,第一复叶期定苗。要留壮苗、大苗,拔掉弱苗。出苗后结合间苗第1次铲趟,要深趟少放土,防止压苗,有利于提高地温。第1次铲趟后10 d左右进行第2次中耕。开花前结合除草进行起垄培土。后期拔1次大草。 
  4.2喷施叶面肥 在红小豆初花期,每公顷应用磷酸二氢钾3 kg对水混匀后进行叶面喷雾,药液重量在500 kg左右,可起到促进红小豆花芽分化,提高结实率的效果。在红小豆末花期,根据红小豆长势每公顷追施尿素90~120 kg或喷施金牌655等叶面肥,可促进红小豆生殖生长,使花荚数增多提高产量,籽粒色泽好,提高商品质量。多雨年份应控制追肥量,适当喷施硫酸亚铁,以防止出现缺铁黄苗症。 
  4.3中耕除草 红小豆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为防止低温伤苗,在出苗前3~5 d,采用铲前趟一犁来提高地温,做到三铲三趟,严防铲趟脱节和偏墒压苗。也可选用虎威、盖草能、拿捕净、精稳杀得等除草剂杀灭杂草。在红小豆开花期全面细致地拔1次大草,避免杂草与红小豆争夺肥水,影响结实率。 
  4.4防治病虫害 红小豆常见病害有立枯病、病毒病、白粉病、锈病、害虫有蚜虫等。立枯病可用50 %多菌灵以种子量的0.5 %~1.0 %拌种;病毒病用20 %农用链霉素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和锈病用25 %粉锈宁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多发生在苗期和花期,结荚期温度过高也可能发生,发现蚜虫可用40 %氧化乐果2000~3000倍液在无风天进行喷雾防治,最佳喷雾时间为上午9~11时或下午2~4时。 
  5 适时收获 
  红小豆成熟期不一致,往往基部荚果已呈黑色,而上部的荚果还呈青色或尚在灌浆。收获适期应掌握在田间大多数植株上有2/3的荚果变黄时,过晚易裂荚。采收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严防在烈日下作业,避免机械性炸荚,降低田间损失率,做到颗粒归仓。收割后在田间晾晒3~4 d,豆荚全部变黄白色,籽粒达到固定形状与颜色,水分18%左右时运回晒场用磙子压或用脱粒机立即脱粒,不要堆成大堆,以免长时间存放发生霉变,影响色泽和质量,造成经济损失。

发表评论

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大家?

评论

支付方式

  • 支付宝
  • 银联
  •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首页|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生态热点

    ©2016 中国生态网版权所有 网址:http://www.zgstmh.com 备案:蒙ICP备160040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