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国学者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旅游生态环境考察过程中,针对当地生态补偿不足的问题,提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或可尝试引导游客反哺生态建设,以应对旅游行为导致的生态损耗。
记者在实地探访中看到,西双版纳部分景区的园林植物根部渐生杂草,草丛中星星点点地分布着旅游垃圾。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官员岩香介绍称,勐腊县是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该县种植了大量公益林以保持生态的平衡,“按照目前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一亩树林每年只补偿到15元人民币(下同)”。
针对生态补偿不足的问题,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博士王桀认为,游客是生态补偿机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客补偿生态,或可平衡地区因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失衡和生态损耗。
王桀指出,生态补偿机制在很多发达国家由来已久且行之有效,如美国的国家公园等。目前,中国学术界对旅游生态补偿已有多次讨论,但就其实施过程中的难题和可行性,众说不一,是否应该向游客收取“生态补偿费”一直是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就西双版纳而言,我觉得可以尝试在全国率先尝试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王桀表示。西双版纳是云南省最早开发旅游的州市之一,因其特有的热带雨林气候、生物资源和物种基因多样,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据公开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西双版纳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91万人次。
生态是西双版纳旅游最重要的名片。王桀称,目前西双版纳的生态补偿费来源主要依靠三级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向旅游企业征收的资源补偿费,存在来源单一、补偿不足等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向游客、自驾车、过境货车等收取“生态补偿费”,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郑晓云称,用旅游造血反哺生态的做法可行,但收费标准应制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例如,到版纳旅游的游客每人缴纳10元的“生态补偿费”,则将为西双版纳带来2.5亿元资金用于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等,“而10元钱对每个旅游的人来讲都是容易接受的。”
对于游客反哺生态的模式如何实施,王桀提出,首先需要解决“谁来补”、“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其次,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和理解,解决“为什么补”、“补到哪里”的问题。“如果版纳率先建立游客反哺生态的‘正面’案例,便可在多地旅游区域应用,提高中国旅游生态的整体水平”。
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大家?
©2016 中国生态网版权所有 网址:http://www.zgstmh.com 备案:蒙ICP备160040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