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昆明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抓好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的组织实施,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昆明市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工业不强、服务业不优、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等还是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短板和弱项。因此,2018年全市重点工作将“着力培育新动能,夯实加快发展的产业支撑,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放在了首位。
昆明的产业支柱在工业,昆明的工业必看昆明经开区。《昆明经开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昆明经开区园区体量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日渐增强。特别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多项主要指标均名列全市开发区首位。同时,昆明经开区还获批成为云南省首家“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在创新、绿色发展方面代表了昆明乃至云南的“第一”,成为全国的示范。毫无疑问,昆明经开区已成为昆明工业经济的实力担当,也必将是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产业支撑的第一阵营。
今年昆明经开区将如何推进园区发展,形成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一股强劲力量,将在明日召开的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揭晓。在此之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昆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子贞、昆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河流。
重点
思想政治建设
稳步推进
经开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通过党工委(扩大)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传播到干部职工、驻区企业、社区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了“两学一做”月提示单制度,建立中层干部上党课制度,抓“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推进制度落实到位,规范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搭建集采集、制作、多元发布、多级放大为一体的宣传平台,重构新闻产品及制作、发布流程,宣传覆盖面、舆论引导力不断扩大,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基层党组织建设
取得突破
在不同领域基层党建示范效应明显,3个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昆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2个支部被命名为“昆明市机关示范党支部”,1所小学被命名为“昆明市中小学示范党支部”。创新基层党建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互联网党建”平台,组建信息经济党委,建设网上党支部,构建红色“驿站”,形成了区域互动、数据互通、信息互联、资源共享的“大党建”格局。强化“两新”组织党建,加大“两新”组织党建投入,建成7个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设立300个非公企业“党员示范岗”、67个“党员责任区”。
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
成效显著
从严从实选拔任用干部,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监督制度,坚决杜绝突击提拔、带病提拔、跑官要官等问题。推行干部考核不合格淘汰制度,严格提醒、函询、诫勉工作流程,突出实绩导向,强化干部监督。改进干部培养培训方式,推行干部多岗位轮岗、机关与基层干部双向交流、后备干部挂职等,使干部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成为工作的“多面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工作领域改革力度,优化园区人才培育环境,结合产业吸引人才,激励盘活人才资源。开展人才创新创业园试点建设,成为全省首个荣获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园区,全区人才密度达20.55%。
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
扎实开展
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主业主责,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党工委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班子成员严格执行“两个谈话”“三个汇报”主体责任纪实制度,把握和运用好“四种形态”,认真开展巡查工作,做到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党纪党规约束和爱护干部。二是狠抓作风建设,突出纪律意识。扎紧制度笼子,紧盯“创文”、扶贫攻坚、旅游市场秩序整顿、稳增长等重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摸清家底,厘清责任,明确时限,督促整改。
经济实力
迈上新台阶
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开发区前列,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第40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0亿元,增长11.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8.14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8.39亿元,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51亿元,其中非税收入仅占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7亿元,增长13.7%;建筑业产值511.25亿元,增长25.1%;新增企业3043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2户。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园区面貌
呈现新气象
完成分片区规划、村庄布点等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呈黄路(南段)、320国道改扩建、广福路东延线等一批项目建成;204号路、209号路、清水片区园区道路、鸿运大道支次道路等项目顺利推进。昆明综合保税区经开片区通过国家验收封关运营。中越(西线)东南亚货运班列开通运行。土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83.93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功能不断增强。
社会事业
取得新进步
坚持民生优先,民生支出21.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11%。着眼于满足辖区居民和企业职工子女“上好学”的需求,昆一中经开校区、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青苗国际双语幼儿园等优质学校实现招生办学;经开三中改扩建、经开四中新校区等校园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投资4.59亿元;倪家营小学、大新册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开工建设。安排文体专项资金967万元,文体事业繁荣活跃,成功举办撒梅文化节、首届企业文化节。大数据智能运行中心(IOC)投入使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取得成效。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工作得到加强。实施产业扶贫,投入近千万元资金,为禄劝团街镇、寻甸六哨乡引入神农集团、子弟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帮扶。
!
生态建设
进入新阶段
投入环保资金3.06亿元。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获批成为云南省首个国家绿色园区,云内动力、锡业锡材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工厂名单。严格落实“河道三包”责任制,建立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实施倪家营水质净化厂调节池、宝象河水环境治理河道改线等建设工程,全年处理污水3101.8万立方米。新增城市绿地27.45公顷,种植乔木1.28万株,“五采区”植被恢复2360亩,大冲广场、春漫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加强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100%,危险废物转移实现100%处置,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02%。
融入新时代 谋划深度转型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还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将这一年定位为园区实施深度转型的起始年。
2020年完成新一轮改革任务
经开区确定2018年的奋斗目标为:以党建促发展,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营业总收入达1765.5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21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完成39.2亿元、增长17%,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扶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阿拉、洛羊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明显优于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突破。
“深度转型”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新一轮改革任务,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50亿元、营业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发展走上内生驱动、创新引领,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同步、与社会发展协调的良性轨道,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提升3位以上,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产业新城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2025年,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走在全国开发区前列,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00亿元、营业总收入超过3200亿元、外贸依存度超过50%,城市功能和人文环境国际化特征更加突出,成为南亚东南亚地区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智慧和谐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产业新城。
融入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子贞说,“深度转型”是经开区融入新时代的必经之路,是经开区在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实现发展方式的四个转变:在发展目标上,由过去相对注重基础设施开发、追求经济目标,转向追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在动力结构上,由过去相对注重土地与资本、低端人力资源开发等传统要素驱动,转向追求创新与创意、高端人力资源开发等现代要素驱动。在发展功能上,由过去相对注重开发区产业功能,转向全面强化体现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经济主战场的综合创新和服务功能。在竞争格局上,由过去相对注重国内开发区竞争格局,转向确立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发开放区域重要节点的竞争格局。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发展需要新担当。”为此,经开区党工委慎重提出,昆明经开区新一轮发展要站位新高度,立足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勇力勇为,实施经开区的“深度转型”。
党领导一切 实施深度转型工程
郭子贞说,经开区在实施深度转型工程中,将牢固把握好“五大原则”,党领导一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完善党工委领导的体制机制,提高党工委把方向、谋大局、做决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工委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改革引领,深刻认识“改革是为了促进发展而必须采取的重要手段”,坚持先易后难、有主有次、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推进改革,重点和优先改革制约园区发展的重大问题,稳步提高改革效率。纵深开放,有效发挥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坚持“外溢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区域合作提升到资源整合、经济合作、共创共享的新阶段,在合作中求共赢促发展。创新驱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作用,不断激发各方面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平台和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各领域全面创新,实现创新型经济的领跑效应。民生优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利用发展的实绩,积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不断增强未来发展动力。
重点做好5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不忘初心”,为“深度转型”提供强大思想政治保证。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突出“高质量发展”,为“深度转型”提供坚强实体支撑。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战斗堡垒”作用,为“深度转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突出“干事创业”激情,为“深度转型”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突出“正风肃纪”,为“深度转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
深读关键词
不忘初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不忘初心”,为“深度转型”提供强大思想政治保证。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筑牢思想根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推动干部在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结合岗位职责、指导推进工作上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掀起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学习贯彻热潮。要坚持“学做改”结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着力增强“八种本领”,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抢占先机
——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突出“高质量发展”,为“深度转型”提供坚强实体支撑。
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加快推进呈黄路、经开三小及附属幼儿园、经开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全力保障地铁4号线、7号线、9号线和三清高速等国家、省市项目施工环境,确保各大工程有序推进。以智能制造、智慧升级为抓手,推动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与制造业融合共生的发展格局。
实施国际化开放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省市开放战略,推动区内企业成规模、成系统地进入南亚东南亚市场。着力体系开放,在体制机制、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吸纳各种开放要素和国际化元素,抢占新一轮开放发展先机。
构筑宜居美丽经开。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同步落实。加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持续改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推进环境项目工程,健全生态防护绿地系统,全面启动蓝天保卫战。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区级医院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辖区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强化食品、消防、治安等安全监管,不断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坚持产业扶贫,落实帮扶资金,助推禄劝撒营盘镇脱贫摘帽,巩固寻甸六哨乡脱贫成果。
战斗堡垒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战斗堡垒”作用,为“深度转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行基层党建工作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基层党建巩固年”各项任务,抓基层党建基础规范不松懈,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深入推进“互联网党建”,升级基层党建大数据平台,创新网上活动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推动各领域党建再创新水平,健全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巩固提高各领域党建成果。加强党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加大“两新”组织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扩大“两新”组织党建规模,着力提升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管用”水平,切实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智力支撑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突出“干事创业”激情,为“深度转型”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深入考察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定力、政治品格,提拔重用“四个意识”牢固、“四个自信”坚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提升选人用人水平,科学设定考核评价体系,把适应昆明经开区“深度转型”新思路作为基本依据,将思路广、热情高、办法多的干部选拔出来。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养力度,重视老中青梯度搭配,多给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机会,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氛围,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更加注重“一线工作”,推动干部走出办公室,下企业、下基层,在一线调查研究,在现场解决问题,切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狠抓“招才引智”工作,以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园试点为契机,全力探索与“深度转型”相匹配的人才工作新模式,加快健全人才政策新体系,实行人才“零门槛”入区创业,比照“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等设立人才专项资金,以最优政策引人才,以真实待遇留人才。
风清气正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突出“正风肃纪”,为“深度转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强化责任担当,党工委坚决落实主体责任。严明纪律规矩,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加大对“不会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整治力度,确保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强化审计监督,从源头上加强风险防控,筑牢廉政防线。要积极开展区级巡察,充分发挥政治巡察震慑作用和治本功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正风肃纪,狠抓作风建设。把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持续关注“四风”隐形变异、改头换面等新动向,在整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从严执纪,严查顶风违纪行为,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坚持“零容忍”,形成执纪问责高压态势,突出惩治重点,强化责任追究,加大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特别是“微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腐败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
!
建设昆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和服务优势,坚定发展信心;又要正视自身存在的发展速度不快、经济规模和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仍是短板、少数干部‘精气神’不足等问题,保持清醒头脑。”昆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河流说。
李河流分析指出,当前,经开区已走过大规模开发、高速度增长阶段,开始步入深度调整期、平稳增长期、转型加速期的发展“新常态”。发展速度正处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发展动能正处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经济形态正处在工业经济向“智造服务”转换,城市功能正处在基础开发向全面完善服务功能转换,发展实力正处在注重硬实力向注重软实力转换,区域空间正处在开发重心集中在单一中心向全域一体化转换,运营模式正处在“政策优惠”向“服务致胜”转换。接下来,经开区将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加务实管用的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体发展思路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大招商、落项目,增投资、稳增长,强产业、促创新,拆违建、优环境,重民生、保稳定,努力建设昆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在创新发展的征程中迈出新的步伐。
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入区发展
今年,经开区仍将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主抓手和头等大事,大招商、招大商,促落地、早开工。聚焦招商引资主业主责,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入区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招商、用主要精力抓招商,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继续实行上门招商、小分队招商、“一对一、点对点”定向精准招商,充分利用驻昆和驻外商会、二级平台、社会中介组织招商,争取引进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支撑力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不断引进和扩大新的增量项目。
同时,重视招才引智,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引进一批急需的高层次招商人才,支持和鼓励国内外高端创业团队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入区发展;选优配强招商队伍,选派经济工作熟、专业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投促和招商部门,建立培养成长机制,实现招商引资队伍专业化、组织化和高效化。
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大力推进工业创新,建立工业大数据中心,鼓励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示范应用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促进工业设计、分布式制造、柔性生产线等与工业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深度融合,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积极申报和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推动服务经济提速,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对接实体企业有效需求,以服务中小企业为核心,认真做好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统一规范的物流信息平台,引进和支持智慧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转型发展商贸业,着力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以紫云青鸟三期建设为抓手,打造精品文创会展,重启翡翠文化产业,开展综合文创展示交易,利用神犁拖拉机厂老旧厂房打造文化创意新亮点。
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实施装备制造、大健康、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六大提升”工程,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整合,鼓励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不断壮大新型产业创新的主体规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行政管理体制、互联网政务、人才扶持机制等重大改革事项。
!
打造宜商宜业宜居高品质园区
按照“促在建、保存量,推新开、促增量,做前期、精包装”的工作思路,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增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紧盯项目时序节点,加快推进呈黄路(北段)、204号路和209号路、经开四中周边路网、鸿运大道支线路网、广福路东延线末端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工通车;启动安石公路市政化改造、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开医院、呈黄路(北段)西辅线、经开103号路南延线下穿昆河铁路立交、石龙路、春漫大道绿化改造提升等工程项目,确保新开工项目不少于20个,投资总额不低于49亿元。重视和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项目前期手续,精雕细琢编制建设项目计划,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实行包保责任制、现场办公制、定期会办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等,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对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等环节进行全进程跟踪服务和督办推动。
坚持规划引领,紧紧抓住昆明被国家列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城市的重要机遇,按照“北上、东拓、南连、西接”思路,将全区建设用地全面纳入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中,与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衔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运用市场化合作方式,尽快启动清水、黄土坡北部片区土地一级开发整理,为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提前储备土地。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严格管控和打击违规违法出租土地行为。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巩固创建成果;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新建垃圾中转站10座、改造提升3座,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农贸市场、“七小”行业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治脏乱差;实施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深入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倪家营统规统建房周边等一批绿化工程项目建设,提高绿化美化水平。把拆除违规违法建筑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围绕市下达经开区160.9万平方米拆临拆违任务,动真格、下狠手、出重拳,重点做好王家营片区、东绕城高速、高铁沿线等区域临违建筑整治,拆出项目土地存量、拆出产业发展空间、拆出城市景观形象、拆出高铁运营安全。加强城市网格化和精细化管理,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健全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网格化监督考核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科技智慧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努力打造宜商、宜业、宜居的高品质园区。
天更蓝 水更清 群众更多幸福感
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契机,打响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经开。加快实施倪家营水质净化厂调节池、宝象河流域排水收集系统提升改善、倪家营和普照水质净化厂二期改扩建、极限除磷降氮工程及果林水库生态修复等一批重点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一次通过。以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果林水库、石龙湖水质持续改善为目标,最大限度削减污染物负荷,实现区域污水应收尽收。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河道截污、沟渠整治、排水收集,确保倪家营、普照水质净化厂正常运行。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抓好在建工地、渣土清运等扬尘治理,加大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力度,加快“五采区”植被恢复,确保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轻度污染天数不超过3天,环境空气综合指数控制在3.48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健全环境污染预防预警机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加强污染源监管,加密执法检查频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实现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高质量办好惠民实事。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监管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活动,实现金融活动监管全覆盖、无例外。加强债务风险防控,统筹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预算和偿债计划管理,确保政府性债务可承受、可持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名校融校”战略,加快大新册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倪家营小学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住宅小区配套学校移交。继续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落实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加大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支持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实施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办好企业文化节和撒梅文化节,提升品牌知名度。做好民政双拥、民族宗教工作。推进平安经开创建,强化安全生产、校园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日常监管,加强社会风险防控,健全包保责任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工作,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经开新局面。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产业扶贫。
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大家?
©2016 中国生态网版权所有 网址:http://www.zgstmh.com 备案:蒙ICP备160040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