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人口,4179个院落,房屋建筑面积约410万平方米,1个月拆迁协议签订率达99%,已拆除面积达到总量的75%——这是市中区大涧沟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创造出来的“市中速度”,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最新体现,也是十九大报告中“多谋民生之利”的具体实践。
将曾被村民加建的房子“挤得没有道路”的村落规划为文化旅游新地标,在阳光征收、和谐拆迁的大背景下,市中区坚持“民事、民议、民决”,把过去按“砖头”补偿变为按“人头”补偿,实现“拆得了、拆得好、拆得赢”的既定目标,在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的进程中,迈出崭新的一步。
坚持“民事、民议、民决”
“不与民争利”夯实群众基础
在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的奋进中,市中区将项目建设作为全区谋发展的“牛鼻子”,成立项目建设总指挥部,下设24个重点项目指挥部,加快推进包括大涧沟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在内的145个重点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征迁是一项考验政府智慧和能力的工作,方法是否对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前期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按照‘民事、民议、民决’,召开村‘两委’会议和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集体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并经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市中区委常委、副区长、十六里河片区项目指挥部指挥长程伟介绍。仅用一周的时间,两村村民会议通过率均达95%以上。
“民事、民议、民决”从思路上进行指引定位,市中区在征迁过程中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与民争利,将公平、公正理念贯穿始终,让被征收村民做到心里有数、心里有底,这也为“市中速度”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打击违法加建
创新方式方法成就“市中速度”
自7月项目启动以来,市中从全区各单位抽调“精英”组成大涧沟片区综合整治指挥部,先后经历宣传发动、摸底测量、协议签订、房屋拆除等阶段,各阶段并联进行、压茬推进,实现了高效、和谐征迁。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成败。面对全市农村自建房专项整治“典型村”——大涧沟东村和大涧沟西村,市中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征迁政策,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片区房屋加建较多的实际,制定了最高补偿面积不超过260平方米的补偿方案,超出面积部分一律不予补偿。
程伟介绍,补偿分两种情况进行,既可以按照合法宅基地证面积,又可以按照人口选择安置方式,把过去的“按砖头”转变为“按人头”,杜绝突击加建房屋行为。
发展未来可期
“一湖三区”打造“绿水青山”
随着征迁工作的快速推进,大涧沟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工作已蓄势待发。据了解,该项目不仅是市中区南部品质提升的重要突破口,更是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
立足“城市双修”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定位,大涧沟片区将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湖三区”生态旅游综合体,包含文化市集区、原乡民俗区、醉美南湖区、风情田园区。建成后,项目不仅可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同时还可提供近万个工作岗位,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综合体,为现代泉城建设打造有品质、有品位、有品牌的绿水青山。
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大家?
©2016 中国生态网版权所有 网址:http://www.zgstmh.com 备案:蒙ICP备160040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