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热点 >生态优先 福泽子孙

生态优先 福泽子孙

2018-05-10| 发布者: |来源:

摘要: ...

把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是继百年梦想“打通拦门沙,治理长江口”之后,深水航道梦想的再次延伸。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的试运行,长江口至南京431公里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梦想照进现实。

  自今日起,特推出“梦圆今朝·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系列报道,分别从生态环保、综合治理、安全管理、经济社会效益4个方面,深入剖析由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联合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而落子的“先手棋”,全景式展现这项安全高效、生态环保的水运品质工程、河道生态工程,敬请关注。

  ——编者

  5月4日11时,英国籍5万吨级危化品散货船“史丹纳想象”轮吃水11.25米,从长江口直达南京港,稳稳地靠泊清江码头,刷新了南京港接靠最大吃水化工品船的历史纪录。一路行来,沿途的几个急弯、浅点都得到改善,驾船比以前轻松多了。

  就在这条新通的“水上高速”上,一些丁坝、潜坝区域的醒目警示标志,提醒着过往船舶不要误入其中。堤坝或是滩涂旁边,入夏后的芦苇早已穿过生态土工布或是消能护滩构件,挺立着、生长着。水下,鱼虾早已在二期工程的生态结构物上筑起了自己的家……

  随着二期工程的试运行,长江口到南京的431公里12.5米深水航道不仅成为巨轮由海直达南京港的通道,也成为工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航道样板。

  通航目标与生态效果两不误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重要生态宝库。整治母亲河,不仅要实现固滩稳槽、导流增深目标,更要实现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目标。因此,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简称指挥部)指挥长任建华告诉记者。

  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建设难度不仅体现在潮汐分汊河道水沙运动的复杂性,需要整治滩段更多,更体现在工程区域涉及江豚保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227公里工程河段,九成以上是各种生态保护或水源地保护区域,涉及11个取水口、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特别敏感。”任建华说。

  据了解,二期工程以科研为先导、创新为要素,大量采用了生态结构设计,创新性地采用了生态护底、护岸、护滩及坝体等结构,既发挥建筑物“束水攻沙”以及护底、护坡、护滩作用,又改善或保持浮游动植物、底栖鱼类的栖息环境,以及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

  在落成洲、福姜沙、仪征整治工程中,采用“生态型软体排+异形网箱堤身”护滩结构,有效保护了高滩植被;采用15%开孔率的梯形构件作为生态堤身,使坝体结构本身成为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生态空间排体结构的应用,减缓底层流速并使护底河床区域产生淤积,重建起施工区域水底生态环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姜沙和落成洲上铺设的7.8万平方米“生态软体排结构”,既有软体排保沙护滩功能,又具备防洪、生态、景观多重效果。

  当记者来到口岸直水道整治工程二标段落成洲生态护滩工程现场时,被眼前的一片绿色所吸引。低头一看,原生的芦苇、狗牙根草已经长出来,与结构物逐渐融为一体。

  施工单位中交天航局长江项目部经理黄剑介绍,如果采用传统护岸,这里将是白茫茫的石头或水泥构件。如今,护滩、护坡结构没有全部做成实心的,一来可以减少开山取片石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二来尽最大可能留下了植物生长空间,很好地解决了长江沿岸滩涂地带植被生长问题。

  “看到这2.7万平方米的施工区又重新泛起绿色,心情很舒畅!”黄剑感慨地说。

  生态结构不仅实现岸上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也使水下生态系统重现生机。

  据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监测结果显示,自2016年初通后,二期工程新型结构抛投区的底栖生物、浮游生物量逐年提高,底栖和附着生物的水生环境正越来越好;在世业洲,生态潜堤两侧密布的圆孔,如今已成为鱼类重要栖息地;在一些潮位变动区生态排下,芦苇等水生植物已轻松穿过土工布向上生长,而土工布包裹的沙子无法“逃跑”,护滩和生态修复两不误……

  据指挥部科技处处长曹民雄介绍,二期工程使用的“生态排体”单位面积内绿化率将达42%;栽种的“三白草”等植物,成活率可达70%以上,目前工程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中。

  施工过程零污染零排放

  生态优先,不仅落实在结构物设计中,更落实在施工管理全过程。

  “我们在搭建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施工水域作业船舶、设备、施工工艺和陆上工程环保措施约法三章,妥善处置了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真正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指挥部副指挥长陈源华介绍。

  指挥部还引入专业环境监理单位,严格监督二期工程各标段环保措施的落实,认真组织进行施工河段环境监测和水生态监测。仅二期工程实施期间,就对水环境、声环境、取水口以及水生生物、渔业资源等开展监测数十次,为施工中做好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施工中,各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定处理船舶垃圾和油污水。

  “我们不仅在所有施工船上装有油污分离器,全面处理生活及油污水,还与专业机构签订污油水及生活垃圾回收协议,由海事部门监督定期回收,真正做到零污染、零排放。”二期工程后期疏浚长江航道局项目部经理王小华表示。

  为了保护母亲河,施工为环保让路。

  自2011年起,每年4月至7月都要停止一切水上施工,为长江鱼类等繁衍让路。为了保护“水中大熊猫”江豚,和畅洲北汊河段则要一直停工到9月底。

  “我们当然知道深水航道早一天贯通就是金钱、就是效益,我们更知道停工会给工程建设带来诸多影响,但是,为了让江豚等能安心繁衍后代,停工是值得的。这是造福我们后代的善举,也是用实际行动落实生态优先理念!”任建华表示。

  为了保护江豚,指挥部制定了江豚保护专项方案及救助应急预案,设置江豚救助中转站,加强与江豚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合作。在多次咨询专家了解江豚的习性后,组织各项目部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施工中的伤害。

  据施工区处江豚保护核心区和畅洲标段一航局项目部总工程师姜立志介绍,为保护江豚,项目部特别编制江豚保护方案,并特聘一名江豚专家随船观测,以防意外。日常施工中,施工船先巡视,确认周围无江豚后再开工;每艘船上还设有瞭望员,发现江豚后及时回避……

  自2011年以来,长江南京以下12.5深水航道工程未发生一起因施工原因造成的江豚伤害事故,施工水域也未发生一起突发性环境事故。

  生态补偿协调发展

  对于工程措施可能导致的生态退化,有效补偿及时跟上。

  记者了解到,仅在二期工程,2016年以来指挥部已安排沿江13个地方政府渔政部门共计增殖放流水生生物29次,累计放流长江鲫鱼、河豚、中华鳌蟹等及亲本生物约1500万尾,投放底栖动物约585吨,累计投入8400多万元。

  在和畅洲和福姜沙水域,指挥部还试验性地建设了10万平方米人工鱼巢和100亩生态浮岛,探索在长江等大江大河水域建设人工鱼巢及生态浮岛的可行性。

  生态优先,不忘协调发展。

  在位于镇江市的孟家港艏吹站码头,记者看到附近的很大一片低洼地已经被二期工程的疏浚土填高。

  据王小华介绍,通过艏吹站,二期工程的基建疏浚土已基本上岸,抬高的低洼地面将成为港口堆场或种植基地,疏浚废土已变成宝贝。

  “在江苏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积极落实疏浚土纳泥区。你看,横岗沙这里也有一个艏吹站,疏浚土绝大部分都被吹到岸上相应区域,今后将成为搬迁后的南通港堆场。”任建华指着施工示意图向记者介绍。

  记者随手翻开一本整治建筑物警示保护宣传图册,看到每项工程建筑物的周边都设置了醒目的标志。任建华告诉记者,这些标志很多都是在完工后,根据船舶航行实际而加密、位移处理过的。

  特别是将落成洲右汊靠右岸的丁坝有意降低,旨在保证这里的小型船舶习惯航路的畅行,以便让长江经济大动脉更加顺畅、潜能释放得更加充分。

  在采访中记者还得知,自2016年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南京后,江苏沿江港口进出港船舶数量、货运量每年均以两位数增长,到港船舶大型化明显,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如今,长江南京以下航段大船来往如织,航行更顺畅,环境更优美、生态更协调。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让黄金水道产生了更大的黄金效益、绿色效益,一幅更加壮美的长江经济带画卷正徐徐展开。


最新评论

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大家?

评论

支付方式

  • 支付宝
  • 银联
  •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首页|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生态热点

    ©2016 中国生态网版权所有 网址:http://www.zgstmh.com 备案:蒙ICP备16004039号-1